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略,并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五年來,公司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始終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動力轉換的關鍵。
營造濃厚科研氛圍
2012年以來,公司立項《大型河湖環保疏浚、底泥脫水干化及生態應用關鍵技術研究》《八一水庫綜合治理工程》和《淮北中湖采煤沉陷區生態地質環境治理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鼓勵在建工程以項目為平臺,以技術創新為目標,自選課題進行科研研究,先后形成了省、企業級重大合理化建議數十項,企業級工法數十項。此外,為推動公司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公司發布了《安徽省交通航務工程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獎與科技創優獎勵辦法》,計劃對各類科技進步、工程創優等進行獎勵。
打造高端科研平臺
2016年,公司技術中心獲批安徽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與集團下屬有關單位的四個省級技術中心、一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一個合肥市級技術中心共同構成了集團重要的科研平臺。同時,公司與多家單位建立產學研聯系,2012-2017年,公司先后與天津科技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共建了聯合實驗室,2017年與安徽大學合作的《兩淮典型采煤塌陷區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申報了住建部科學技術項目計劃。此外,公司于2014年與安徽省院士聯誼會建立戰略合作,為我公司在技術力量支持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培育過硬科研隊伍
五年來,安徽交航在延攬和培育創新型人才方面走在了集團公司前列。目前,公司在崗職工中正高級工程師1名,省級學術帶頭人1名,省級高端人才1名;擁有中、高級及以上職稱119人;一、二級建造師89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者18人;安徽省建筑業協會專家2人;廳級專家3人;集團專家庫技術專家10人。基本形成了專業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科研隊伍。同時產學研協作單位也是公司重要的技術力量。近年來,在建筑、市政、水利、綠色環保及環境治理等諸多領域,在科技創新和技術開發方面與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安徽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等諸多單位建立起產學研聯系。
收獲喜人科研成果
五年來,公司聯合知名高校,以“校企合作”模式,推動技術創新工作深入開展,優化施工工藝,提高工程質量,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2014-2016年共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共6項,制定地方標準2項(含企業定額),獲得省優秀QC小組5項,獲得安徽省勞動競賽委員會和安徽省總工會頒發的重大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成果實驗室獎4項,其它在研實驗室多項。此外,積極探索“互聯網+BIM技術”應用,打造“智慧工地”。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合肥市軌道交通4號線3標段項目和蒙城縣文教及客運樞紐站建設PPP項目工程作為公司BIM技術應用示范項目,積極展開BIM技術培訓與推廣應用,試點工作逐步展開。五年來,公司相關科研實驗室積極開展環保型底泥疏浚關鍵技術研究、水環境處理技術集成及核心設備開發、底泥綜合治理及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城市黑臭水處理技術研發、地下管廊施工綜合技術研發等,應用于工程實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