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2015〕185號
各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城鄉建設委、城鄉規劃建設委)、城鄉規劃局、房地產管理局、城管局,合肥、滁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滁州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銅陵市水務局,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處),廣德、宿松縣住房城鄉建設委(局)、規劃局、城管局,省直有關部門,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為扎實推進我省海綿城市建設,現將《關于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各地在實施過程中有何問題和建議,請及時與廳城建處聯系反饋。
關于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大力建設“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的講話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2013〕3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23號)及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工作要求,現就加強我省海綿城市建設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切實轉變城市規劃建設理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通過工程和生態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城市水體、綠地、道路、廣場、小區等對雨水的滲透、吸納和凈化作用,最大程度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自然積存、滲透和凈化,實現城市排水防澇能力的提升,有效削減徑流污染,促進雨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構建健康完善的城市水生態系統。
(二)基本原則
——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各地自然條件、水資源狀況、原有排水設施能力、社會經濟發展條件等因素,因地施策,結合城市建設、舊城改造工作統籌推進。
——規劃引領。城市總體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及詳細規劃中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突出城市規劃的引導調控作用。
——生態優先。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分類實施。城市新區及新建道路、公園、水系整治、廣場等建設應嚴格落實低影響開發技術,老城區應結合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低洼易澇點和河道整治等項目逐步實施。
——試點示范。選擇不同區域和自然條件的城市和項目,合理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的控制目標與指標,開展試點先行示范,取得經驗后全面推開。
(三)建設目標
到2017年,編制完成與當地財政相適應的海綿城市建設三年滾動規劃,全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建設工作全面開展,合肥、亳州、蚌埠、滁州、蕪湖、宣城、銅陵、安慶、黃山等海綿城市先行先試建設取得成效,城市內澇積水點基本得到解決,城市建成區年徑流控制率達70%以上;池州市作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水利部考評驗收,全面總結國家和省試點建設經驗,向全省推廣。到2020年,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縣城區基本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要求,城市建成區年徑流控制率達80%, 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已全面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中,城市河湖水系和山體林地田等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城鄉規劃的引導作用,落實建設控制指標。各地應創新規劃理念與方法,將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作為新型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并根據實際需要編制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加強與城建其他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協調和融合。在城市總體規劃、各相關專業規劃和詳細規劃以及后續的建設程序中,應因地制宜地落實海綿城市建設內容和相關控制指標,確定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實施策略、原則和重點實施區域,結合城市開發區域或項目特點,確定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建設的主要方式和規模,合理確定規劃控制指標。通過運用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建設,強化對城市徑流雨水的排放控制與管理,從而實現緩解城市內澇、從源頭削減徑流污染、提高雨水資源利用、改善城市景觀環境等多重目標,為城市構建可持續、健康的水循環系統。
(二)加強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發揮水體調蓄功能。各地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嚴格落實“藍線”管理規定,有效保護現狀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城市自然水體,合理確定城市水系的保護與改造方案,使其滿足海綿城市建設控制目標與指標要求。利用城市自然水體設計濕塘、雨水濕地等具有雨水調蓄與凈化功能的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凈化初期雨水,同時與城市雨水管渠系統、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及下游水系相銜接。嚴禁隨意填埋河道水系,在滿足排水功能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城市要恢復已填埋的河道,強化水系溝通,保護現有濕地,對城市水系進行水質凈化、流速緩滯,充分考慮河湖水體的水量和水位需求,保證城市防洪排澇需要的過水流量和調蓄庫容。
(三)優化城市綠地與廣場建設,增強雨水滲透吸納能力。城市綠地與廣場要結合周邊水系、道路、市政設施等,統籌開展豎向設計,在消納自身雨水徑流的同時,要盡可能為周邊區域提供雨水滯留、緩釋空間,提高區域內澇防治能力。可采取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植被緩沖帶、雨水濕地、雨水塘、生態堤岸、生物浮床等多種低影響開發技術,要注意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與景觀的結合,考慮滿足人的活動需求,在滿足景觀要求的同時,提高雨水滲透能力,增加雨水調蓄、凈化功能,有效削減地表徑流峰值和流量,并對雨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
(四)改善城市道路排水,有效削減雨水徑流。要轉變傳統的道路建設理念,統籌規劃設計符合低影響開發技術要求的道路高程、道路橫斷面、綠化帶及排水系統,變快速匯水為分散就地吸水,提高道路對雨水的滲滯能力。已建道路可通過路緣石改造、增加植草溝、溢流口等方式將道路徑流引到綠地空間。新建道路應結合紅線內外綠地空間、道路縱坡及標準斷面、市政雨水排放系統布局等,優先采用植草溝排水。自行車道、人行道以及其他非重型車輛通過路段,優先采用滲透性鋪裝材料。道路紅線外綠地空間規模較大時,可結合周邊地塊條件設置雨水濕地、雨水塘等雨水調節設施,集中消納道路及部分周邊地塊雨水徑流,控制徑流污染。
(五)建設建筑與小區海綿體,促進雨水資源化利用。鼓勵建筑與小區采用綠色屋頂、雨水花園等低影響開發形式,因地制宜地規劃建設蓄存雨水的景觀水體和相應設施。結合綠色建筑建設,在新建公共建筑和小區推行綠色屋頂或屋頂花園,增加雨水滲透、凈化和收集利用設施;既有建筑與小區可結合實際情況對建筑屋頂、建筑與小區周邊綠地以及景觀水體等實施低影響開發改造,改造應遵循施工簡便、設置靈活、維護簡單、經濟高效的原則。在小區非機動車道和地面停車場采用透水性鋪裝,增加雨水自然滲透空間;結合小區綠化和景觀水體,建設下沉式綠地、雨水濕地和蓄水池,雨時發揮調蓄、旱時發揮綠化灌溉功能。通過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綠化灌溉、景觀水體補水和道路清洗保潔等。
(六)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在城市新區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既要注重綠色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強就地吸納雨水能力,也要加強城市排水管網、排澇泵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城市排水能力。要按照已批準的城市排水防澇綜合規劃,加快推進老城區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和城區易澇點的整治,加強排澇泵站排澇能力建設。做好雨水管網系統與周邊海綿體的有機銜接,全面提高城市整體排水防澇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人民政府是海綿城市建設主體,要切實履行職責,把海綿城市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牽頭責任部門,細化落實規劃、建設、財政、國土、交通、園林綠化、水利等部門職責,制定推進與當地財政滾動規劃相適應的海綿城市建設實施計劃,建立健全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制度,形成“誰建設、誰落實”的海綿城市建設機制。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地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培訓、督查和績效考核,指導開展相關示范試點工作,加強海綿城市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編印《安徽省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安徽省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低影響開發——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標準圖集》等技術標準。
(二)創新融資方式。各級政府要加大對海綿城市建設的資金支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到海綿城市投資、建設中,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海綿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針對不同項目性質設計差別化融資模式與償債機制,通過發行項目收益債券、項目收益票據、資產支持票據等方式拓展融資渠道,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的中長期融資優勢和引領導向作用,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等綜合金融服務。探索建立產業基金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發展。
(三)完善體制機制。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及相關專項建設要求,劃定并落實藍線、綠線,建立和完善規劃管控制度。要將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落實到項目立項、土地出讓和用地許可、規劃審查、設計和施工圖審查、施工建設許可、竣工驗收等城市規劃建設各個管控環節,并建立長效管理制度,確保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與主體建設項目同時規劃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四)抓好典型示范。組織開展海綿城市省級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海綿城市示范區、示范項目建設。申報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要編制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及實施方案,并報同級城市人民政府批準實施。申報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原則上從省級試點城市中擇優推薦。有條件的村鎮,在小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中引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綜合運用工程和綠色生態措施,因地制宜地規劃建設海綿型村鎮。
(五)嚴格督查考評。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省有關部門對海綿城市建設進行考核驗收,將公園綠地、道路廣場、建筑小區、水系整治等方面的海綿體建設項目實施及運行情況作為評定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的重要依據,對各市在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水資源利用、水安全運行方面的工作進行評價。修訂和完善省園林城市、節水型城市、人居環境獎等創建辦法,將海綿城市建設目標納入創建評價指標體系。完善省級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指標體系,增加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指標,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六)強化宣傳培訓。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多種媒體,組織開展海綿城市專題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理解、關心、支持海綿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各地要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工作,提升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和能力,主動適應海綿城市建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