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剛出來的時候,我就趕了次時髦,買了本拜讀了一下。還有個“細節”不妨告訴朋友們,汪先生與合肥有點緣份,曾于2005年10月16日在安徽劇院講學,他親口告訴大家,他的寶貝女兒就是咱們合肥炮兵學院05級的學員。其實,名人與咱們老百姓并沒有太大的距離。汪中求的書和他本人一樣樸實,在他的書中并沒有什么深奧新奇的理論,書中的素材也都是似曾相識的東西。但這本書為什么能夠引起轟動呢?我們看到,主要是汪先生的觀點正好把握住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脈搏,切中了時下國人心態浮燥的要害。所以,他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被譽為“扎在當今社會浮燥穴位上的一根銀針”。
當今是個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人們自然對成敗得失關注倍至。如何才能成功,成功的捷徑有沒有、是什么,這都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汪先生告訴人們,成功需要關注細節。汪中求在他的著作里闡述了細節的重要,并列舉了許多生動的事例。讀過這本書以后,人們自然會對細節引起重視。但這種對細節的注意是不是能成為一種意識并能夠長久嗎?回答是顯而易見的:很難!大家知道,中國人習慣了大而化之,習慣了想當然,決策習慣靠拍腦袋,不習慣做艱苦細致的前期調研;中國人干事情經常是虎頭蛇尾,還美其名曰: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中國人常說重在落實,但往往并沒有落實的計劃,或者有計劃也幾乎很少能夠真正按計劃去執行;中國人還喜歡賭博,相信運氣,只要有1%的希望,可能會抱著120%的幻想去賭上一把。所以說,咱們中國不缺少思想家、政治家,但缺少真正的科學家和管理專家。相反,德國人、日本人卻習慣了精細和嚴謹,能夠把握好每一個細節。這是為什么呢?
答案不難得出,也就是汪中求的觀點:中國人決不缺聰明才智,缺的就是對“精細”的執著(這里決沒有貶低咱們國人的意思)。這種“執著”就是意識,就是好的習慣,就是一種品質和素養。張瑞敏說過:工藝上的小差異往往顯示民族素質上的大差異。汪中求書中的案例也告訴我們:一些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小節”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深層次的素質。我們看到,臺灣首富王永慶開米店讓人們感受到服務的熱情、周到、細致,最終使他獲得成功的還是他誠信厚道的品質;加加林通過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表現了他懂規矩,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最終使他能夠成為太空第一人。一個人能夠把握好細節并不是偶然的,一個人的成功很少是靠運氣得來的,良好的品質和素養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也可以說,是品質和素養決定了細節并進而決定了成敗。正可謂:細微之處見精神,細節之中知品質。
關注細節,往往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我們必須從根子上找原因,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細節的實質究竟是什么?汪中求說:細節是一種功力。世界上最難把握的就是度,度源于素養,而素養來自于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細節積累,這種積累就是一種功夫。張瑞敏的話說的也非常令人回味:什么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認真細致、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品質和素養是需要長期修煉才能形成的。我們要把重視細節、把工作做細培養成一種習慣,在習慣中積累功夫,提高素質。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走向成功的基礎。
可以說,讀完汪中求的這本書才算是修煉的真正開始。只有不斷地完善和修煉自我,才能形成良好的意識和習慣,才能不斷增強關注細節的功力并最終煉就真正的功夫,自如地處理好每一個細節問題。最后,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深入思考一下,一個人的品質和素養又是由什么來決定的呢?人們常說,環境可以改變人,文化可以熏陶。的確,人是可塑的,品質和素養是培養和提高的。我們發現,品質和素養的形成最終是與這個人所處環境的文化氛圍分不開的。那么,我們能不能說是組織的文化決定了組織成員的品質和素養呢?對于這個問題,相信朋友們都能夠作出回答。
(發展規劃部 張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