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8日,我國迎來第十二個全民健身日。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連著千家萬戶的幸福,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一張14億人口大國的健康“成績單”令人矚目:公共衛生防線更加牢固;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全民;百姓看病就醫方便可及;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人民身體素質顯著增強;人均預期壽命逐步提高。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健康基石。
健康中國,共建共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對全世界是一次嚴重危機。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中華民族又一次面臨嚴峻考驗。
浩浩長江水,巍巍黃鶴樓。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在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已經居家隔離48天的居民看到總書記來了,紛紛從陽臺和窗戶探出頭來致意,有的搖著國旗高呼:“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總書記面帶微笑,頻頻揮手:“大家一起加油,再堅持一下!”總書記的聲音和人民的聲音回響在一起。
人民,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重千鈞。
——“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人民生命重于泰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一個個高瞻遠矚的判斷、一次次科學果斷的決策、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明方向,彰顯了大國領袖的人民情懷。
一切以生命為重,一切為生命讓路。上至年逾百歲的老人,下至出生不久的嬰兒,沒有一個患者被放棄,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杰第一個發言。習近平總書記對他說:“那天我在電視上播的‘代表通道’看見你了,你講到十幾位醫護人員救治一位87歲老人的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挽救生命,不問代價,不計成本。對待生命的態度,檢驗著一個國家的道德水準和價值追求。抗疫斗爭的“中國答卷”,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詮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感嘆:“我一生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自然》《科學》《柳葉刀》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認為中國有效控制疫情為其他國家樹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樣。
抗疫如大考。面對公共衛生這道考題,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
——“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要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時刻防范衛生健康領域重大風險”;
——“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筑牢筑實隔離墻,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安華里社區。戴口罩,卷袖子,量體溫,在社區居委會,總書記身體力行,號召全民戰疫。
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清華大學醫學院考察調研。總書記強調,要健全國家重大疫情監控網絡,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前沿技術攻關和尖端人才培養力度,盡快提高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水平。
半個多世紀以來,愛國衛生運動之所以具有歷久彌新的生命力,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始終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強調,要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實踐,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關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
今年4月是我國第三十二個愛國衛生月,主題是“防疫有我,愛衛同行”。全國各地廣泛動員群眾,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如今,一道道公共衛生防線正在筑牢,一張張疾病防控網正在織密,護佑著億萬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健康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開辟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百姓關切的熱點和難點。
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中心衛生院,詳細了解貧困群眾看病住院報銷比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治療、地方病防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情況。總書記指出,鄉村醫療資源短缺,要靠遠程會診來均衡醫療資源,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在掛號導醫大廳,總書記認真聽取衛生院負責人介紹情況;在診療科室,細致察看醫療設施,向醫務人員詢問檢查、治療、藥價和村民患病詳情。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醫改,是一道重大民生課題,也是一道世界性難題。沒有固定模式可搬,沒有現成經驗可循。在醫改進入深水區、攻堅期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方向:
——“要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不能走全盤市場化、商業化的路子”;
——“要著力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努力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
——“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加快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開創我國衛生和健康事業新局面”;
——“我們將迎難而上,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探索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中國式解決辦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基本醫療衛生資源均衡配置等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深化醫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統籌謀劃,全面推進。
一條條改革思路,真刀真槍,擊中痛點;一系列實招硬招,大刀闊斧,觸碰難點。實踐證明,堅持用中國式辦法解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難題,方向正確,路徑明晰,措施得力,成效顯著。
——壽命更長了。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主要健康指標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看病方便了。超過80%的居民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提升;互聯網醫院蓬勃發展,預約掛號、網上復診等成為常態;家庭醫生團隊日益壯大,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超過70%。
——負擔減輕了。建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2019年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例降至28.4%。
——藥價便宜了。公立醫院取消實行60多年的藥品加成政策,初步建立了新的運行機制;國家開展藥品價格談判和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藥品價格大幅降低。
中國醫改的成就,得到國際社會認同。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評價,中國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方面迅速邁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更加均衡,改革成就令世界矚目。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的“攔路虎”。欲拔窮根,先除病根。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貧困人口,反復強調深入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2017年6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趙家洼村考察。趙家洼村是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深度貧困村。總書記到特困戶劉福有、曹六仁、王三女家中看望。每到一戶,總書記都仔細察看生活設施,詳細了解致貧原因和扶貧措施落實成效,要求有關負責同志高度重視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近年來,全國各地對農村貧困家庭逐戶、逐人、逐病摸底,精準施策,分類救治,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覆蓋范圍,確保貧困人口病有所醫。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總書記在聽取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匯報中醫藥抗疫情況時,詳細詢問了中醫藥抗疫、中醫藥省級管理體制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醫力量功不可沒。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比例達到92%,湖北省確診病例中醫藥使用率和總有效率超過90%。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
——“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醫藥傳承創新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傳承精華,讓中醫藥發展源遠流長。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向以屠呦呦研究員為代表長期奮戰在中醫藥戰線的同志們致以誠摯問候,希望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守正創新,讓中醫藥發展清流激蕩。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出席中國向世衛組織贈送針灸銅人雕塑儀式,為針灸銅人揭幕。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傳統醫學,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更好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情有獨鐘,是一個地道的“中醫粉”。2015年2月15日,總書記在西安調研時,來到雁塔區電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區一家中醫館。總書記說:“很多患者喜歡看中醫,因為副作用小,療效好,中草藥價格相對便宜。像我自己也喜歡看中醫。”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中藥谷制造基地時指出:“中醫藥發展這條路,你們走對了。江西把中醫藥作為發展的一個著力點,是正確的,也是很有前景的。”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向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問道:“附子的市場穩不穩定?”耿福能回答:“市場穩定,請總書記放心!”審議結束后,總書記握著耿福能的手說:“中醫藥大有可為,好好干!”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的第一站就到了珠海橫琴新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總書記強調,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
201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施行。如今,我國中醫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全國九成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提供中醫藥服務,越來越多的居民愛中醫、用中醫。
古老的中醫藥煥發生機,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新動力。
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
“看我現在身體這么好,都是小時候體育運動打下的基礎。”2016年9月9日,北京八一學校。操場上,正在踢球的小隊員們驚喜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爭相圍攏過來。總書記微笑著回憶起兒時的場景,“50多年前我就在這個地方踢過球。那時候還是土場子。我們的球隊在北京市比賽中拿過冠軍,在全國比賽得了第四名。”
望著孩子們朝氣蓬勃的面龐,總書記深情勉勵:“德智體美要全面發展,其中體育對陶冶性情、歷練意志有重要作用。”
少年強中國強,體育強中國強。習近平總書記是全民健身的倡導者、引領者,也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體育愛好者”的印記,常常在不經意間流露。
2014年2月25日,總書記在北京東城區雨兒胡同調研時,親切地同街坊們拉家常,說起小時候住在這一片,經常是放學回家一撂下書包就上什剎海滑冰。
體育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內容,健康是伴隨一生的寶貴財富。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總書記有著深邃思考和全局把握。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成為奧林匹克歷史上首座“雙奧之城”。冬奧會的到來意味著什么?
2017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張家口市崇禮區考察時,同滑雪愛好者親切交流:“我們要辦一屆綠色、節約、廉潔的冬奧會,其重要意義在哪里呢?就在于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強身健體,讓人民群眾生活過得更好。”
在張家口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談到:“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活得更健康,也是小康的內容。”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需要科學。體育鍛煉促進人的身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減少醫療開支,是實現全民健康積極有效的手段。
“大健康”理念落地生根,為“大健身”打開了全新發展格局。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遍及城鄉,體醫融合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健身與健康相互支撐,為萬家幸福注入生機活力,為全面小康夯實發展之基。
體育成為大眾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引領社會風尚。城市“十五分鐘健身圈”初具規模,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全國90%以上的行政村。截至今年4月,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6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提出的目標任務。
2017年1月18日,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到訪的習近平主席告訴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中國奧林匹克運動蓬勃發展,我們將以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契機,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同時大力發展群眾體育,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盡管已是多次見面的老朋友,巴赫仍難掩興奮,“他對體育在社會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著清晰的看法。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習主席是一位知行合一的領導者。他不僅有目標,還制定了實現目標的戰略,明確了路徑。而目標又不僅局限于體育本身,還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
全民健身,關乎人民幸福,關乎民族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囑托:“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
放眼神州大地,健身熱潮涌動。展望未來,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比翼齊飛、共譜新篇。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今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詢問孩子們學習和生活情況。總書記說:“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于體育鍛煉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
青少年健康一直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2018年8月,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貧困人口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始終讓習近平總書記牽腸掛肚。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凝聚著總書記的深切關懷和長遠謀劃。
2016年8月19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召開的第一次衛生與健康大會,具有里程碑意義。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長遠發展和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發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動員令。
2016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描繪了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強調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2019年7月,《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發布,提出實施15個專項行動,健康中國有了清晰的行動“路線圖”。
2020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實施,“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寫入法律。
建設健康中國,不能僅僅關注“治已病”,更要關注“治未病”。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才是打開健康之門的“金鑰匙”。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強調,要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樹立良好飲食風尚,推廣文明健康生活習慣。要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決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
——《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出臺,“患有流行性感冒等傳染性呼吸道疾病時佩戴口罩”等寫入法規。
健康中國的藍圖,匯聚著億萬人民的期待,飽含著人民領袖的深情,夯實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健康之基。
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以宏闊的視野、非凡的氣魄、科學的決策,指明了健康中國建設的新航向、新坐標、新方位。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從明年開始,我國將進入“十四五”時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滿懷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闊步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