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奮斗百年路,奮進新征程。 “為人民服務”是不變的價值指向,是永恒的奮斗動力。
從抗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到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我們黨始終強調“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以實干和擔當交出了一份厚重暖心的民生答卷。
人民至上,向往著你的向往,幸福著你的幸福,人民永遠是依托,永遠是靠山。樹高千尺不忘根,百年風華正青春。
凝聚人民力量,織密織牢衛生防護網
——首創縣域醫共體模式,全省范圍內實現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全面覆蓋,基本形成“15分鐘就醫圈”,縣域內就診率達到80%以上,群眾滿意度持續穩定在90%以上
2020年開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至。
這是一場不期而遇的大戰,這是一場必須勝利的大考。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持“一盤棋”抓統籌、“一張網”抓防控、“一把手”抓落實、“一防線”抓阻斷、“一人一策”抓救治、“一關鍵”抓攻關,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安徽省在全國首批啟動一級響應,較早實現住院患者“清零”、臨床治愈率達99.4%。
抗疫斗爭的“安徽答卷”,充分彰顯了我們黨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
新中國成立伊始,我省同全國其它地方一樣,面臨缺醫少藥,傳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肆虐的狀況,衛生事業十分脆弱。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省認真貫徹黨中央提出“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從1953年組建安徽省衛生防疫站以來,公共衛生體系逐漸健全,“預防為主”策略不斷落地生根。
“骨瘦如柴棍,肚大像水桶,爹死了無人抬,娘死了無人埋。”這是血吸蟲病在皖南山區和沿江兩岸為禍百姓時悲慘的歷史場景。1955年,毛澤東主席發出“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全民動員,群防群治,部門協作,群策群力,我省疫區各地掀起了查螺滅螺、查病治病的高潮。“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經過幾十年科學防治,發病率早已顯著下降,疫區廣大群眾送走了曾橫行一方的“瘟神”。
時下年輕人,對“打擺子”的認知,多數是一個網絡流行語。但這卻是很多長輩們兒時揮之不去的噩夢:發病時忽冷忽熱,臉色忽紅忽紫,甚至會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就是瘧疾,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性寄生蟲病。
我省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曾發生三次大規模的瘧疾暴發流行。其中1970年全省報告發病468萬人,估算實際發病1152萬人,約占當年全省人口的30%。經過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瘧疾發病率逐年下降。 2019年,安徽通過國家消除瘧疾終審評估。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改革,為人民群眾健康撐起強大的保障網。
“我家屬兩次來這里做手術,看到這里環境好,工作人員態度好,他們待病人比親人還親,完全不亞于縣醫院。 ”近日,阜南縣柳溝鎮馬劉村劉東隊村民劉克賢對阜南縣焦陂鎮中心衛生院由衷點贊。
劉克賢的老伴張興珍72歲,患白內障和翼狀胬肉多年,不久前,兩次到衛生院做“左眼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人工晶體植入術”和“右眼翼狀胬肉切除+自體干細胞移植術”,術后很快便康復出院。
張興珍的便捷就醫,得益于阜南縣緊密型醫共體建設。
2015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實行縣域醫共體改革模式。縣域醫共體由政府主導,在尊重意愿、雙向選擇基礎上,由縣級醫院牽頭,聯合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每縣組建2個至3個醫共體,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功能定位,協同向縣域內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2019年,我省縣域醫共體建設提質增效,提出“兩包三單六貫通”建設路徑,將基本醫保基金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資金打包預付給醫共體,實行政府辦醫責任清單、醫共體內部運行管理清單、醫共體外部治理綜合監管清單,貫通群眾看病就醫六個關鍵環節,著力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內涵升級,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去年,“兩包三單六貫通”被評選為2019年全國醫改十大新舉措之一;還被收錄于《中國醫改發展報告(2020)》一書,列入地方經驗與案例。
經過7年的探索試點,我省縣域醫共體模式已逐步成熟定型。截至目前,全省61個縣 (市)組建128個緊密型醫共體,實行醫共體內人、財、物統一管理,打造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省范圍內,實現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全面覆蓋,“15分鐘就醫圈”基本形成,縣域內就診率達到80%以上,醫療費用更低,個人衛生支出占比下降到30%以下,群眾滿意度持續穩定在90%以上。
村醫是人民健康的守門人,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的網底,是解決農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看病煩”問題的重要陣地。
一年多前,為了讓基層老百姓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我省組織開展健康脫貧“百醫駐村”專項行動,從省市三級醫院選派醫生駐村幫扶工作2年,填補村醫“空白點”,履行村醫崗位職責,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和管理優勢,積極開展“傳幫帶”,為當地培養合格醫療衛生人才。
目前,全省每個鄉鎮有1個政府辦的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鄉鎮衛生院所在行政村等除外)有1個標準化的衛生室,每個行政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村醫,達到“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要求,實現了全省4800萬農村服務人口村級醫療衛生服務的全覆蓋。
力促優質均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先后實施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普惠性幼兒園在園比例達到80%以上,實現農村“一鎮一園”目標。全省105個縣(市、區)全部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認定,多項教育改革走在全國前列
曾幾何時,在很多地方,教育還是民生短板,多少孩子因為家庭貧困失學;曾幾何時,義務教育區域、城鄉和校際還存在巨大“鴻溝”,走出大山考上大學,對很多孩子來說只能是遙遠的夢想……
今日安徽,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不再遙不可及,而是最真切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省教育事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從根本上解決了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著力提升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向優質均衡發展,努力實現適齡兒童少年不僅“有學上”,更能“上好學”。
肥西縣南門小學上派分校是一所典型的城鄉接合部學校,在當地也是一所“明星校”。雖然地理位置較偏,但這里的師資條件一點也不比城里學校差。農村孩子在這里也可以享受到省級名師上課,參加航模、戲劇、手工和各種球類的課外興趣社團。
原來,這所學校自2014年建校以來,就被肥西縣委托給合肥市南門小學進行管理,合肥市南門小學上派分校成了合肥市第一所城鄉合作辦學學校。在我省,像南小上派分校一樣,越來越多的鄉村校和城區校一起,筑牢基礎、磨煉特色,成為當地的“明星校”。
教育均衡發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近年來,我省堅持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導向,將優質均衡發展作為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首要任務,為我省在“十四五”深度融入長三角,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群眾從教育中得到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截至2020年底,全省擁有各級各類學校近2.2萬所,在校生近1200萬人,專任教師近70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等教育事業主要指標均已經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總體進入全國中上、中部前列。
僅去年一年,我省通過“獎、貸、助、補、減”發放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資金15億元、資助學生118.9萬人次,做到適齡兒童少年無因貧失學輟學。下達貧困地區建設類教育項目資金26.3億元,傾斜額度達5.2億元;實施國家、地方、高校3個專項招生計劃,招錄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8014人;定向培養鄉村教師3873人,招錄特崗教師2969人;繼續實施高職院校招收革命老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專項計劃,錄取考生5621人;加強針對性就業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89.99%。大別山革命老區中小學校采暖保暖工作納入民生工程,19個縣(市、區)的35217個教室全部安裝采暖設備,受惠學生達105.6萬人。
2011年以來,我省先后實施了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省公辦幼兒園建設得到了高度重視。經過近10年的發展,我省普惠性幼兒園在園比例達到80%以上,實現農村“一鎮一園”目標。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完成率達到100%,完成進度居全國首位。
2017年,我省還提前3年完成規劃的目標,全省105個縣(市、區)全部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認定。高等教育加快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在全國率先建設應用性高等教育體系,分類建設特色、應用型和技能型3類高水平大學。
我省教育領域多項改革都走在全國前列。如創新實踐國家教育信息化試點省建設,以智慧學校建設為突破口,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32個貧困縣(市、區)2090所小規模學校(教學點)全部完成智慧學校布點建設;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研究制定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及任務清單和負面清單;深化辦學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有序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構建全領域、全口徑、全支撐、全保障的教育督導新體系;在5個縣(區)開展新時代中小學教師管理“三權統一”改革試點;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搭建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合作共享機制,推進合肥學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設,安徽大學與美國紐約石溪大學合作舉辦 “安徽大學紐約石溪學院”,實現了我省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零的突破。
推進文化惠民,讓群眾共享高品質生活
——按照“一場兩堂三室四墻”的標準建設農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全省鄉鎮文化站實現全覆蓋,村級綜合文化中心覆蓋率從不足30%提高到96%。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開展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連續七屆活動累計直接參與人數達數億人次
曾經的安徽,積貧積弱,八成人口是文盲。
新中國成立伊始,一場聲勢浩大的掃盲運動在江淮大地展開:許多婦女抱著孩子讀書、學習;白天農民種地,晚上上夜校讀書識字,農業合作社干脆把識字黑板放在田間地頭;工廠的工人下班之后也要進夜校學習。
歷經70多年奮斗,我省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初夏時節,界首市潁南街道曲藝書場,室內人氣和室外天氣一樣火熱,一場“永遠跟黨走”優秀作品展演正在熱鬧上演。 “草根明星”依次登臺,漁鼓《文化大院歌聲揚》、墜子《建黨百年頌》等節目精彩呈現,展現地方特色曲藝風采,歌唱新時代百姓幸福生活,贏得觀眾熱烈掌聲。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讓百姓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始終是文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文化大餐送到家門口,讓基層群眾近距離感受全省文化領域創造的豐碩成果。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免費開放的公共文化場館逐年增長,為城鄉百姓打造身邊的“文化會客廳”;從“送文化年貨”活動到“全國文藝名家看安徽”活動,再到“文藝扶貧 攜手小康”惠民演出,一批批文藝名家跟隨文化惠民活動的步伐,走進街道社區、田間地頭,來到基層群眾中間;科大訊飛阿爾法蛋機器人、華米科技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文化產品持續提檔升級,不斷增加百姓文化消費的選項。
每天早上,當第一縷陽光透過明亮的玻璃窗,灑在飄著墨香的圖書上,六安市圖書館門前就已經排起等待入館的長長隊伍。這座圖書館由皖新傳媒提供從前期規劃設計、中期采購施工到后期運營管理的全程一站式服務,成為全國首例全館型委托運營管理服務項目,開創了公共文化服務管辦分離、社會化運營的新模式。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提升服務百姓的質量和水平。全省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聯盟、全省文化館活動聯盟、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聯盟、全省書畫院創作展覽聯盟等“三館一院”聯盟,促進各級文化單位間的交流與合作;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實現縣域圖書資源、群眾文化資源聯動共享;自2014年以來,安徽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開展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讓城鄉群眾共享文化盛宴,連續七屆活動累計直接參與人數達數億人次……
來安縣半塔鎮綜合文化站,是抗戰時期著名的半塔保衛戰發生地,老站長王祖道每天照管農家書屋,組織文藝表演,幾十年來樂此不疲。多才多藝的他采擷新四軍浴血奮戰以及軍民心連心的故事,編排了快板書《羅炳輝將軍賠衣裳》、歌曲《新四軍來到半塔街》、配樂詩朗誦《烽火再現》等作品,深受鄉親們歡迎。
全面小康,文化小康不能缺席,而文化小康建設重在補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短板。開設農家書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送戲進萬村、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戶戶通”……一項項文化惠民工程落地生根,全面覆蓋1.5萬多個行政村。看書、看電影、看戲、看電視、聽廣播,“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樣的文化福利”。
推進標準化、均等化,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針對村級文化設施不足、資源分散、活動組織難等問題,自2014年起,我省按照“一場兩堂三室四墻”的標準建設農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農民文化樂園,為全國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貢獻“安徽經驗”。截至“十三五”末,全省鄉鎮文化站實現全覆蓋,村級綜合文化中心覆蓋率從不足30%提高到96%。
追趕“云科技”,邁入“云時代”。我省積極探索“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打造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升級版”。 2019年7月,“安徽文化云”平臺在全國率先建成,將分散在全省16個市、圖文博美4個行業360余家免費開放公共文化場館的活動信息和數字資源,匯聚在同一個服務界面,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從以“場館”為中心向以“群眾”為中心服務升級。
保衛碧水藍天,提升家園“顏值”和內涵
——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環境改善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從奔小康到要健康,從求溫飽到要環保,人們期盼過上綠色生活:喝更干凈的水,呼吸更清潔的空氣,享受更良好的環境。
1973年12月,全省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召開,安徽環境保護事業就此揭開序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在我省改革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在建設美好安徽進程中,我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的方向標,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保護修復生態環境,健全完善生態制度,解決環境突出問題,推深做實林長制、河長制、生態補償制度等,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
仲夏時節,馬鞍山薛家洼生態園,長江岸線如同綠色畫卷鋪展開來,江面空闊清朗、灘涂綠意蔥蘢。 “現在這里水清了,岸也綠了,有時候還能看到江豚。我們一家人經常來‘打卡’,親近大自然。 ”40歲的市民劉曉麗高興地說。
薛家洼地處長江岸邊,曾是非法碼頭和“散亂污”企業的聚集區。隨著長江安徽段“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實施,薛家洼華麗“變身”生態游園,成為百姓親江親水親綠的美麗岸線,成為我省落實長江大保護的一張重要“名片”。
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近年來,我省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聚焦“水清”“岸綠”“產業優”,推深做實關污源、納統管、護物種、禁新建、建新綠、減存量、進園區、強機制;縱深開展“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整治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實打實貫徹長江十年禁漁令,實現建檔立卡、證注銷、船封存、網銷毀四個100%,努力還一江清水、護兩岸青山。
保護生態,生態也會回饋。 “十三五”期間,我省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由良好轉為優,劣Ⅴ類斷面實現清零。 2020年,我省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0%,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近年來,我省生態環保齊抓共管格局構建成型,實現從環境保護“小環保”到生態環境“大環保”轉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環境改善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三大主戰場。保衛藍天,我省強化控煤、控氣、控塵、控車、控燒“五控”措施;保衛碧水,全面落實“水十條”,重點推進城鎮污染、農業農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業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治理;保衛凈土,優先保護耕地土壤環境,突出工業污染場地治理與修復,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等。
監測顯示,我省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去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長江淮河流域水質均達國家考核后最好水平,實現由短期改善向持續向好新的轉變。
綠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銅陵,楊村游園是一處占地僅50余畝的城市“口袋公園”。在市民阮先生看來,鬧市之中能有一個親近自然的地方很難得。 “這里有花有草,有沙池等兒童游樂設施,還有供成人鍛煉的步道和體育設施,麻雀雖小但是‘五臟俱全’。 ”
近年來,銅陵市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思路,高標準建設“口袋公園”,因地制宜拆違建綠、整治增綠、見縫插綠,營造城市綠色游憩空間,扮靚了街角也點亮了百姓生活。
口袋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一山一坡、一園一林、一區一域都有專人專管。近年來,我省縱深推進林長制改革,高質量推進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深化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綠”并進體制機制。目前,全省5.2萬名林長守護400萬公頃森林和100萬公頃濕地。全省森林面積已達6262萬畝,森林蓄積量超過2.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0.22%。林長制從安徽走向了全國。
今年起,我省將重點打造4條生態廊道,把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綠、城鄉共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廊道,為全省綠色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