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A公司為國有公司,劉某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許某為該公司會計。
2017年8月11日,許某在銀行辦理業務的過程中,該銀行工作人員李某對許某說,自己本月還有25萬元的理財產品銷售任務沒有完成,希望許某購買理財產品幫助其完成銷售任務。2017年8月12日,許某請示劉某能否用在許某個人賬戶上保存的A公司公款購買理財產品。劉某考慮到銀行是A公司的關系單位,在A公司的業務工作中,李某提供了不少幫助,為了幫助李某完成理財產品的銷售任務,劉某就答應了許某的請示。同日,許某用其個人賬戶保存的A公司公款25萬元購買了理財產品,同年9月19日將理財產品連本帶息贖回后存入其保管的A公司公款賬戶內。
問題:許某用A公司公款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
分歧意見
觀點一:許某作為國有公司的會計,利用職務便利,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屬于進行營利性活動。許某的行為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構成要件,應當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責任。
觀點二:許某挪用其個人賬戶保存的屬于A公司的25萬元購買理財產品,是經過A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的。而且,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是為了A公司的利益,不能認為是挪用公款歸許某個人使用。所以,許某的行為不構成挪用公款罪。
評析意見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
根據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本案中,許某用A公司公款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關鍵是看許某的該行為是否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給他人使用。挪用公款后,為私利以個人名義將挪用的公款給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使用的,應為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2002年4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含義問題,是這樣解釋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一)將公款供本人、親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二)以個人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的;(三)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謀取個人利益的。
本案中,雖然許某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該行為顯然是一種營利活動。但是,這件事情是許某向劉某請示以后實施的。劉某考慮到銀行是其公司的關系單位,在工作中得到李某很多幫助,為了幫助李某完成任務,才許可了許某的請示。所以,許某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是為了公司利益,而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許某于2017年8月12日用公款25萬元購買理財產品,同年9月19日將理財產品連本帶息贖回后存入其保管的A公司公款賬戶內,許某并未謀取任何個人利益,所以,不能認為許某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單位負責人為了單位的利益,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的,不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本案中,A公司會計許某挪用其個人賬戶保存的屬于A公司的25萬元公款購買理財產品,是單位負責人為了單位的利益,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其行為不應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
相關知識點: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1998〕9號)第一條:“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給他人使用。
挪用公款給私有公司、私有企業使用的,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含義問題,解釋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一)將公款供本人、親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個人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的;
(三)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謀取個人利益的。 ”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法發〔2003〕167號):“四、關于挪用公款罪 (一)單位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行為的認定
經單位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或者單位負責人為了單位的利益,決定將公款給個人使用的,不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上述行為致使單位遭受重大損失,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定罪處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