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出版的《安徽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安徽建工集團拓展市場、促就業保增長,題目是《走出去拓市場,海外“沖浪”促就業》,并配發了《記者點評》,全文如下:
走出去拓市場 海外“沖浪”促就業
本報記者 吳曉征 本報通訊員 吳曉伍
這幾天,喜氣盈盈的瓦工袁修好,正忙著收拾行裝。 “去阿爾及利亞的簽證快下來了,這當口還能出國‘打洋工’,很多人都挺羨慕我。 ”這個40多歲的肥東漢子幸運地說。他與60多名同伴,即將趕赴安徽建工集團在非洲的工地。利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安徽建工集團承建的一處處工地鏟車轟鳴,塔吊高聳。雖然面臨金融風暴沖擊,該集團的海外勞務人員不減反增,去年是2000人左右,今年將增加到近4000人。
這是一家我省建筑業的 “旗艦”企業,吸納了上萬名農民工就業。 “經濟危機影響還在蔓延,房地產持續走低,原材料價格波動……”集團公司董事長胡運成面色凝重地分析面臨的困難,“但越是困難,越要千方百計開拓市場。我們絕不輕易辭退一名農民工。 ”國內市場受到沖擊,企業就發揮資質和經驗優勢,加緊進行海外“沖浪”,做大海外市場“蛋糕”。勇于開拓,逆風飛揚。目前公司僅境外在建和新簽項目合同總額,就超過70多億元人民幣,項目遍布20多個國家、地區。
另一方面,企業在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和專業分包三個層面,闖市場,爭合同,一大批公路、橋梁、港口、市政項目成為新增長點。2009年,這家企業將在去年產值破百億的基礎上,總產值有望攀升至125億元,吸納農民工也將由去年的1.5萬人增至2萬人,一年新增5000個就業崗位。
◆記者點評◆
穩定就業、保住崗位,關系到社會平穩、民生和諧。而保就業,最終是要向市場要崗位,向發展要機會。安徽建工集團通過“走出去”充分發揮吸納勞動力“蓄水池”作用的經驗表明,企業只有通過自我調整,巧妙“趨利避害”,積極進取,在危機中增強競爭力,搶占更大的市場,才能真正贏得明天,創造更多就業崗位。